作为半个(注解:写作能力有限,无法全职)创作者,进入 web3 的赛道后,也一直有关注「创作者经济」的相关话题。借着前几天 Mirror 平台推出 “Subscribe to Mint” 的功能,也想聊聊个人对于此赛道的一些看法,抛砖引玉。( 原文章 Mirror 链接:https://mirror.xyz/arthurwu.eth/JtyFaRn8AzN2KXEmQIxocbXqVUo0DbY06BsPSqDQ6gI )
何谓 “创作者经济”#
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,「创作者经济」一词指代的是:在互联网平台辅助下,允许创作者通过创造数字内容赚取收入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。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,有那么一批人、通过在网络上贡献内容、并且产生了收入,这么一批人我们称之为 “创作者”,这个模式我们称之为 “创作者经济”。
「有那么一批人、通过在网络上贡献内容」这个不是很容易嘛,的确是的,早在 1996 年盖茨就写过一篇文章《内容为王》,主旨是说:互联网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,任何人只要有一台个人电脑和一个调制解调器,就可以发布他们创作的任何内容。但难就难在「并且产生了收入」,我查询了下头部几个内容平台的创作者现状,Spotify 上 90% 的流媒体版权费被头部 1.4% 的音乐人拿走,Twitch 平台 50% 以上的收入被头部 1% 的主播拿走…
“创作者经济” 是一个远比「二八法则」更为极端的赛道,基本上每一个你能数得上来的平台都是如此,赢家通吃,肩部(都不能说腰部)以下的创作者活的非常艰难。
以上描述的均是 Web2 下的平台现状,那么 Web3 呢?情况会不一样吗?
Web2 vs Web3#
“创作者经济” 生态在 Web2 和 Web3 下,侧重点和商业模式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,用户、创作者、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面临着改变。
Web2 下的创作者经济#
在 Web2 平台下,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几点如下:
- 话语权上,平台 >> 创作者 >>> 用户,平台一家独大
- 创作者提供内容给到平台,进而平台产生流量;用户给平台提供数据价值,进而平台产生广告商业模式盈利
- 创作者与用户之间基本只有一层 “弱连接”(通过评论、关注、分享等轻互动体现),原因在于如果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强连接,就一定会跳单去到私域,这是平台所不希望看到的,因此它只能让二者之间存在弱关系
这是一个畸形且不公平的商业生态,平台本身不创造内容,却因为有着巨大的品牌优势,吸引创作者携内容加入、进而再吸引用户、产生商业收入,形成闭环。
链路上最上游的创作者对于自产的内容,没有定价权、没有议价权、甚至没有控制权,当你完成内容发布的那一瞬间,此内容就与你无关了。你会经常看到几种现象,创作者辛辛苦苦写的内容、被平台以不符合要求而禁止发布;平台随意修改商业分成逻辑,创作者告之无门;有些创作者写的内容并不那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,进而平台在流量侧做降权…
而对于用户来说,则更是被完全剥削。平台侧赚取的利润如果不夸张地说,可能 60% 以上都是由用户贡献的。平台因为使用用户的数据而赚钱,导致的结果是,用户的数据不仅被完全公开化暴露在网络中,而且用户在这商业链路中,分享不到任何的利润。
平台侧既做「裁判」、又做「运动员」,它控制整个平台的利润分配逻辑,权限管理策略,甚至会亲自下场引导舆论导向,人为的干预「内容」的流向、「商业」的分配,而没有任何的掣肘。
用户们吐槽、创作者们抱怨,但大家都知道只要在 Web2 赛场中,永远无法脱离巨头的束缚,重启一个新的平台去对抗更是痴人说梦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,大家都在卷,希望卷成头部的那 1%,因为只要成为那 1%,即使没有完全的控制权、定价权,到自己手上的利润仍然可观,这算是妥协中最好的结果。
Web3 下的创作者经济#
我把 Web2 下的创作者经济称之为「流量生意」,而到了 Web3 时代,我们就真正过度到了以人为本的「用户生意」。
而到了 Web3,因为创作者产出的内容附加上了 “交易” 的价值,可以直接产生收入。因此与 Web2 非常不一样的点在于,Web3 下内容开始变的更加重要,用户因为内容而来,进而会更加关注内容之上,「人」这一层。因此,用户、创作者、平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。
- 话语权上,平台、创作者、用户之间是互利协同的关系,无明显区分
- 平台提供「工具」及「交易」功能,帮助创作者、用户利益最大化,形成正向循环
- 创作者与用户之间具有 “强连接”,创作者提供的内容产生的价值,可以与用户共享
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,三者各司其职,共同做大 “创作者经济” 的蛋糕,每一个人又都能在其中得到相应的收益。
想法 & 思考#
a16z 投资的 Rally,作为 Web3 赛道下创作者经济生态探索的先行者,于 2023 年 2 月也宣告了失败。有幸与参与其中的 Rally 联创咨询过为什么拥有着巨大投资资金、豪华团队背景,最终也会折戟,得到最大的体会有如下几点:
- 现如今环境下,Web2 与 Web3 是完全割裂的,90%(比例可能更高)以上的 Web2 用户认为 Web3 是诈骗。那当一个 Web3 的品牌想进入 Web2 领域,找一些头部的代言人,难度是极其之高的
- 拿到的钱多有钱多的坏处,这意味着团队的战略只能高举高打,无法从某一小个领域先切入纵向做深了,再拓宽
除了 Rally 之外,国内外还有很多 Web3 的项目在深耕创作者经济生态,2022 年该赛道就有超过 100 个项目,融资额约 6.62 亿美元。
在当前 Web3 大环境下,“创作者经济” 生态项目估值并不高,很多投资人可能看不太上这个领域,因为见效慢、回报低。但它一定是一个好的赛道,因为 Web2 下对于创作者、用户的剥削问题,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确实可以在 Web3 得到很好的解决,无非是项目方需要考虑好 2 大问题:从哪环切入?怎么切入?
后面会专门详细写一篇针对以上 2 个问题的个人思考。
也欢迎大家随时找我交流沟通,TG:Arthurwu24、WeChat:arthurwu2020